更新时间:2022.12.03
依法律规定和具体犯罪情形,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既遂的处罚为: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即坐五年以下的牢;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即坐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牢;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现行刑法对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量刑规定如下: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战时群众工作秩序。
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况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况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大众伤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居民财产的主要分子,掠夺无辜居
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刑事责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掠夺无辜居民财物
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况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况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大众伤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居民财产的主要分子,掠夺无辜居
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立案标准是: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抢劫无辜居民财物的;战时抢夺无辜居民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或者不满规定数额,但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
对放火罪而言,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界限在于行为人是否实施了点火的行为,从被点物开始独立燃烧时即构成犯罪的既遂,若是行为人在用火柴点火时,火被风吹灭,行为人被抓住则是犯罪未遂,放火罪属于危险犯,危险犯有既遂与未遂之分,其标准在于危险状态是否达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战争时期,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造成严重后果的,就构成了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一,本罪的基本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
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抢夺罪与抢劫罪不同,抢夺罪的人身危害性和社会危害性较小。因此,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抢夺罪的刑罚一般在三年以下,对于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就需要适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对于具有特别严重情节的,法定最高刑能够达到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