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3
如果居委会不指定监护人或者对指定的监护人不认同的情况下,可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并由人民法院进行裁决。确定法定监护人的顺序规定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在先顺序人优先于在后顺序人担任监护人。但是,此顺序可依监护人的协议加以变更。 (2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监护人,并没有顺序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则有监护能力的人按照顺序担任监护人。因此姐姐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是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
未成年监护人有: 1、法定监护人,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法定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 2、委托监护人,即通过委托监护合同设立的监护; 3、指定监护人,即具有法定
父母无监护能力的,可以担任监护人的是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也可以在父母没有监护能力时成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
精神病法定监护人拒绝监护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可以找到相应的监护人,要求其履行监护的职责。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相关法律规定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 起诉精神病监护人的
满足一定条件可以恢复。监护人不正当行使监护资格,致使监护资格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恢复其监护资格。可以恢复监护人资格的条件: 1、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其确有悔改表现的。 2、监护人资格的恢复必须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即被监护
孩子父母都在爷爷不能当监护人,除非未成年人的父母没有监护能力或者无法查找到下落的,可以由爷爷奶奶作为监护人。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根据2021年
法定监护人不想担任,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我国法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父母在世时,可以由别人来担任未成人的监护人。父母是未成人的监护人,包括亲身父母、有抚养关系的养父母、继父母。如果父母均在世或者有一方还在世,但是缺乏监护能力,如身体患有严重疾病,或经济困难,没有能力抚养子女等,可以由别人来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可以指定。 一般未成年的法定监护人是未成年人的父母。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未成年人的父母都不能尽到监护人的义务; 或者是无法履行监护未成年人的义务,这时候就只能由人民法院指定的监护人来成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照顾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