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2
反保密协议的法律后果如下: 1、民事责任。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因违约或侵权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2、行政责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依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 3、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所犯前罪和后罪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后罪发生于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被赦免后的五年内,将构成累犯,但过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除外。故无论是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社会危害性较大,在量刑方面,应当从重处罚,同时
保密协议的法律管辖是: 1、明确保密信息范围用人单位在约定保密内容时,务必把需要保密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期限等明确下来; 2、明确保密主体商业秘密的保密主体一般仅限于涉密岗位的劳动者; 3、约定保密期限保密协议中应明确约定保密期限; 4、明
保密协议的法律管辖是: 1.明确保密信息范围用人单位在约定保密内容时,务必把需要保密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期限等明确下来; 2.明确保密主体商业秘密的保密主体一般仅限于涉密岗位的劳动者; 3.约定保密期限保密协议中应明确约定保密期限; 4.明
保密协议的法律效力: 1、保密协议属于合同,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2、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约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劳动者承担保守相关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以及竞业限制的义务,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约定的,应当按约定
签订信息保密协议的注意事项包括: 1、信息保密协议的人员一般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3、协议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和解协议已履行的部分应当扣除。申请执行的期限,规定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的费用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保密协议内容如下: 1、双方应对本协议的内容保守秘密,未经信息披露方书面同意,不得向本协议以外的任何第三方披露,因履行本协议或在本协议期间获得或收到的对方的业务、财务、技术、产品信息、用户信息或其他标有保密文件或信息的内容; 2、除非获得另
下列几种情形的保密协议是不合法: 1、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所签订的; 4、内容违背公序良俗的; 5、双方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