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9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消费客体是商品和服务。根据相关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以及财产安全的要求。商品和服务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用于生产消费过程中,有的是用于生活消费过程中。而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消
欺诈消费者三倍赔偿规定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可要求经营者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额为商品价款或者服务的费用的三倍;但如果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可要求经营者赔偿五百元。
主体是: 1、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2、经营者,是指为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而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自然人、组织或法人; 3、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时才是可以的。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于质量问题的赔偿规定如下: 1.发生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退货或者要求更换、修理,运费由经营者承担。 2.商品质量问题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消费者可以向销售者或者生产者要求赔偿,赔偿范围包括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遭遇假货,既可以向销售者索赔,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索赔,还可以要求两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实践中,为维权方便,消费者一般选择起诉网络交易平台。买到的食品是假货的按照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不符
消费者保护权益法关于延迟发货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保护机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关有两类:即行政执法机关和行业主管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等。
消费者权益保护分为立法保护、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保护几个方面。 1、立法保护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不断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 2、行政保护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依照《消费
消费者三包的权益是包修、包换、包退。以下情况下经营者对商品不实行三包: 1、消费者使用、维护、保管不当造成损坏的商品; 2、非承担三包修理者拆动造成的; 3、无三包凭证及有效发票的; 4、三包凭证型号与修理产品型号不符或者涂改的商品; 5、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依据价款要求赔偿的,应当赔偿十倍,依据造成的损失要求赔偿的,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赔偿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