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3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补缴新的基数后,可以按新的缴费基数赔偿。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即一至十级对应百分比系数分别为100%至10%,具体计算方式如下:一级伤残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级伤残则乘以90%,依此类推,九级伤残乘以20%,十级伤残乘以10%。对于单处伤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伤残赔偿指数,规定了相应的伤残赔偿制度,具体如下:一级到四级伤残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并按月支付伤残津贴
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 (一)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结案后确需继续治疗的,按照治疗必需的费用给
1、停工留薪期期间(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应按原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按月发放。工伤医疗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不超过24个月。 2、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
一般情形下,工资基数就是工资。工资基数可以理解为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指包括除奖金、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劳动补偿性津贴外的一切工资报酬。工资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
(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 (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 (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 (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 2.按月享受伤残津贴
工伤期间的工资不一定是基本工资,可能还包括奖金、绩效工资等。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标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人工资×13个月;八级伤残人工资×11个月;九级伤残人工资×9个月;十级伤残人工资×7个月。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1个月本人工资; 2、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75%; 3、其他费用,诸如治疗费、住院费、医药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以及伙食费等,则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各伤残等级的赔偿系数如下: 1、一级伤残100%; 2、二级伤残90%; 3、三级伤残80%; 4、四级伤残70%; 5、五级伤残60%; 6、六级伤残50%; 7、七级伤残40%; 8、八级伤残30%; 9、九级伤残20%; 10、十级伤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应当全额发放,而不是只发基本工资。用人单位在停工留薪期内只发基本工资给劳动者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监察大队进行投诉。
工伤期间的工资应全额发放,而不是只发基本工资。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根据该规定,我们可知,工伤职工享有停工留薪期,在停工留薪期内工伤职工的工资待遇应全额发放,而不是只发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