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30
有以下情形出现时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 (一)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二)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劳动合同是可以变更的。 1、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时就能变更。用人单位强制变更,劳动者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3、而劳动者违法变
调解协议书需要载明的事项有: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纠纷的主要事实、争议事项以及各方当事人的责任;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的方式、期限等其他法律规定必须要载明的内容。
变更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 (1)召开股东会会议,形成变更经营范围的股东会决议。 (2)根据决议修改公司章程上的经营范围。 (3)然后携带股东会决议和修改后的章程,原营业执照正副本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经营范围的变更登记。 (4)领取并填写变
变更经营范围所需的材料如下: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加盖公章; 2、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共同委托代理人证明公司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3、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和决定; 4、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公司章程修正
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的事项,变更公司的经营范围,意味着要对公司章程进行变更;根据我国规定,变更公司章程,需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公司可以更改经营范围,但应在变更公司经营范围的决议或决定作出之日起30日内申请
解除合同的规定有: 1、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也可以事先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 2、第五百六十三条,有法律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行使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 3、其他法律规定。
法律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订立的合同无效;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解除合同的变更要考虑的因素有:因当事人自愿而变更;因当事人违约而变更;因订立时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变更;因不可抗力使合同不能履行而变更;因情势变化致使合同履行显失公平而变更。
劳动合同的变更包括以下条件: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双方协商一致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的;由于不可抗力的因素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完全履行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修改的;其
变更劳动合同的方式是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协商达成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如果一方擅自变更的,一般不对另一方产生变更的效力。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如下方面: (1)自然灾害:例如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等; (2)政府行为:例如征收、征用、战争等; (3)公众行为:例如罢工、骚乱、游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