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6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出借人向法院起诉的,应该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债权,目前法院支持的利率为不超过24%的年利率,超过24%但未超过36%的已经给付的法院不要求返还,但是
1、民间借贷合同效力问题;要使民间借贷行为成立并生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主体合格,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内容合法,贷款人将借款交付给借款人; 2、利率问题:高利贷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 3、利息问题,贷款人要想收取利息,必须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而非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年息24%内受国家法律保护,超过36%的,超过部分无效。
(一)从签订合同的主体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是无效合同。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活动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
关于法律知识民间借贷,具体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民间借贷是一种直接融资渠道和投资渠道,是民间金融的一种形式。
,超过36%的部分已经给付的可以强制返还。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出借人向法院起诉的,应该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债权,目前法院支持的利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
有效的民间借贷有以下几种: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民间借贷的规定主要有: 1、借贷双方应按照合同或者借条所规定的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其中,其利息的支付也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若双方没有约定利息的,其利率不超过24%;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超过部分的利息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修改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能够证明民间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就包括了一般的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一般的债权凭证指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出具的借条、欠条以及收据。其他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是指,虽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