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8
劳动合同的订立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
劳动合同订立手续如下: 1、公布招工简章或就业规则。 2、劳动者根据招工条件结合自身的志愿爱好,自愿报名。 3、择优录取。 4、拟定劳动合同。 5、签订劳动合同。
订立劳动合同要遵循的原则有: 1、合法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目的必须合法、内容必须合法、程序与形式合法; 2、公平原则,要求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及劳动合同内容的确定上应体现公平; 3、平等自愿原则; 4、协商一致原则; 5、诚实信
劳动合同订立须知的事项内容包括: 1、必须与用人单位签书面劳动合同,并要求留存一份; 2、劳动合同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注意区
订立劳动合同的条件: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身份符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2)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3)劳动合同应具备《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的必备条款。
在实际生活中,订立合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书面订立合同,一种是口头订立合同。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当事人用口头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灵活、简便,但不便于履行和监督、检查,特别是发生劳动争议时,往往因空口无凭而难以处理。采用书面形式
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 1、首先要认真审查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劳动者身份的审查;劳动者学历、资格及工作经历的审查;审查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是否还存有劳动关系;查验劳动者身体健康证明。 2、双方履行告知义务。 3、签署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
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
劳动合同订立手续:用人单位公布招聘信息;劳动者自愿报名;择优录取;拟定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
未订立劳动合同要支付双倍工资,计算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的订立主体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注意的有: 1、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了解清楚单位的基本情况; 2、劳动者要了解清楚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 3、劳动报酬要定清楚,避免口头约定; 4、关于试用期的问题要特别注意; 5、劳动报酬
成立新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注意以下事项: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即签订,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除非全日制用工外,以书面形式签订;劳动者应当年满十六周岁;履行告知义务;意思表示真实;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