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0
在刑法学中,通常把犯罪客体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直接客体,是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是对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共同特征的概括。各种具体罪名则各有其具体构成要件和特征,危害中华人民共和
实害犯与结果犯有如下区别: 1、内容不同 实害犯,亦称侵害犯。危险犯的对称。对侵害客体已发生实际损害的犯罪。实害犯以对客体发生实际损害为成立要件。实害犯是以造成法定的实害结果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 结果犯,“行为犯”的对称。又称“实质犯”。是
危险驾驶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是: 1、主观方面不同,危险驾驶罪在主观上持希望或放任的故意,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主观上是故意,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则要求主观上为过失; 2、行为方式不同,危险驾驶罪只包括醉驾和追逐竞驶两种
惯犯和累犯的区别: 1、累犯要求前后罪须为被判处一定刑罚之罪,但惯犯实施的罪行均未处理; 2、惯犯反复实施的必须是同种犯罪,而累犯则没有同种犯罪和异种犯罪的限制; 3、构成累犯的犯罪种类多,构成惯犯的犯罪种类有限制; 4、在主观方面,累犯既
犯罪和犯法二者的区别区别在于如下: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然而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
间接正犯,又称“间接实行犯”。行为并不需要仅仅以行为人自身直接的身体性行为为基础,与能够将器具和动物作为工具加以使用一样,也能够将他人作为工具实施犯罪。这种将他人作为工具加以利用,实现犯罪的情形,称为间接正犯。中国刑法中没有间接正犯这一概念
抽象危险犯有放火罪,盗窃枪支罪,爆炸物品罪、炸物品罪。对于这些罪名再进行认定的时候,只需要根据行为当时的具体的情况,客观的认为具有一定的公共危险的时候,就可以认定犯罪行为已经成立。 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的区别分别有哪些 1、危险犯:以法益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内容如下: 1、本罪的犯罪客体。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是指国家对社会公共安全的管理秩序,这里的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犯罪对象是不特定的人或者公私财物。 2、本
两者区别主要是: 1、累犯是我国法定的从重量刑情节,再犯不是。 2、累犯要求犯罪分子所犯的前一个罪行与后一个罪行均是故意犯罪,再犯不需要。 3、一般累犯需要前罪和后罪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构成再犯不要求刑罚的程度。 4、一般累犯的后
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一、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二、在事前
达到法定的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违背法律规范规定的、有过错的、对社会有危险性或有害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按其性质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其中,危害社会、违反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犯罪行为。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