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5
非法集资就是单位或者个人没有依照法定程序经过批准,就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债权凭证的方式进行筹集资金,并在一定时间内承诺以金钱、实物还有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非法集资可以分为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这两种。 以非法占
非法集资罪包括两个罪名,一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二是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
根据法律规定非法拘禁罪立案标准如下: 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 2、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 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的; 4、为索取债务非法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只有具备一定的数额或情节才能构成犯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
非法集资罪立案标准: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发行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擅自发行致使三十人以上的投资者购买了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的; (三)不能及时清偿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 (一)、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 (三)、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分为个人和单位: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就达到了立案标准;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就达到了立案标准。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非法集资罪数额标准: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 (一)、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 (三)、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我国公安机关对于涉嫌集资诈骗罪的案件进行刑事立案的标准包括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