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3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 因
内容: 1、根据本企业自身特点进行内部控制评审的基础内容: (1)各种业务的发生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 (2)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3)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实物资产的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发出、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对会计凭证的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的误区: 一、内部控制是企业自己的事,犯不上政府来管; 二、内部控制能够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内部控制能够消除舞弊; 四、内部控制制度要做到最优。
上市公司强制退市条件。如下:1、上市公司财务出现亏损,连续2年净利亏损,且营收低于1亿;出现了财务造假现象;2、在公司管理上出现重大漏洞,如公司董事不能保证,公司半年报、年报呈现的信息是真实的;3、上市公司股票面值暴跌,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
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 (1)为持有上市公司50%以上股份的控股股东; (2)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30%以上; (3)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 (4)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
企业内部控制评估是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企业内部控制评估是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再控制”,旨在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总体情况,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以堵塞漏洞。
企业内部控制的误区: 一、内部控制是企业自己的事,犯不上政府来管; 二、内部控制能够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内部控制能够消除舞弊; 四、内部控制制度要做到最优。
需要注意对下列几方面的控制: 1、组织规划控制。合理的组织分工是保证经济业务按照企业既定方针执行、提高经营效率、保护资产和增强会计数据可靠性的重要条件。 2、授权批准控制。是指企业各级人员必须经过适当的授权和批准才能执行有关经济业务,未经授
存在下列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在我国,仍有相当部分的企业未制订成文的内控制度,这一事实反映出这部分企业尚未认识到内控对于企业经营的重大意义。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有些国营企业的组织机构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模式——政企合一
上市公司国有控股是指政府或国有企业(单位)拥有50%以上股本,以及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但拥有实际控制权(能够支配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资产财务状况,并以此获取资本收益的权利)或依其持有的股份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