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举报人不提供证据可以举报,但不能是恶意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劳动者可以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公司加班,需要提供一定的证据,胆识不需要太多的证据。一般来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举报之后,会主动去开展调查的,所以不需要太多证据。
我国法律规定,受理案件的机关工作人员要对举报者的信息进行保密,所以举报人是可以查到,但只能由办案机关的工作人员查询,并且办案机关有义务保障举报人的安全。
通过110途径举报噪音不需要露脸。可以通过拨打110举报噪音,求助当地派出所出面解决。公安机关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噪音制造者可以处以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可以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首先需要确定举报人的不实举报是恶意陷害还是证据不足;如果主观恶意陷害,可能涉嫌诬陷陷害罪,情节严重的需要追究不实举报人的刑事责任;如果不实举报人是因证据不足或者无主观故意,只是行驶了公民监督权力但由于失察举报失实,需另当别论,一般做出批评教
提倡署真名。不论检举信署名与否,都要调查处理,从信访工作的要求看,提倡写署名信,不反对写匿名信。一般来讲,写署名信的举报内容真实可靠,线索具体,便于受理机关调查取证,易查快结,有的举报人怕打击报复不敢署名,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执纪执法机关对
实名举报以后反映的事实不实属于触犯法律诬告陷害罪,应及时向举报组织澄清事实,接受举报机关应及时为被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通过召开澄清会、出具书面说明、向党组织进行通报等方式消除负面影响,帮助受到诬告错告的干部卸下思想包袱、消除顾虑。
如果报案了且达到当地的立案标准警方立案侦查的了,则可能追回被骗款项;如果未达到立案标准的,则追回来的可能性较小。诈骗数额较大的就应当立案追诉,诈骗罪的数额较大,以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起点。各地可以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确定立案标准。
中标后,当事人知道投标违法行为之日起10日后就不能举报了。根据法律规定,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招标活动不合法之日起10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