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5
未成年人偷自家财物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考虑偷盗的钱财是自家财物,社会危害性比社会上作案要小,且属于未成年人,在有罪的同时可以大幅度减轻处罚,甚至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家长可以多加教育,不必报警处理,毕竟未成年人需要支持和引导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被骗婚形成事实婚姻的,被告人能提起诉讼。骗婚属于诈骗的一种行为方式,如果被害人被骗取钱财的数额较大的,可构成诈骗罪,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法院认定胁迫婚姻的关键是看结婚是否双方自愿,并且有没有强迫结婚的情形,有强迫男女结婚的就属于胁迫婚姻。 胁迫的手段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非法地以将要使他人产生损害相威胁,而使某人产生恐惧。将要发生的损害可以是涉及生命、身体、财产、名誉、自由、
婚姻当事人有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未到法定婚龄情形的认定为无效婚姻。无效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无效婚姻的认定方式:依法登记结婚后,确认存在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未到法定婚龄情形之一的,即可认定婚姻无效。且婚姻无效,应由当事人或其相关厉害关系人依法向法院提出认定无效的主张,法院确认情况属实的,应作出婚姻无效的决定。
司法机关在案件中对婚姻诈骗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 从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上看,以婚骗财的诈骗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产生在婚姻关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钱财的犯罪故意是认定婚姻诈骗犯罪的重要构成要件。 在客观行为上,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婚姻登记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前,男女双方均符合结婚必备条件,未经婚姻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的,构成事实婚姻关系。事实婚姻的当事人有结婚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双方是否以配偶相待是事实婚姻与其他非婚性别关系的重要区别。因为,一切非法的性行为都不具
事实婚姻的构成需要以下要件: 一、男女双方的同居(即男女双方在一起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行为始于1994年2月1日以前; 二、同居是以夫妻名义进行的; 三、同居双方1994年2月1日以前同居时已经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
我国法律对婚姻自由的规定有: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符合下列要件的借款诈骗认定构成诈骗罪: 1.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
名誉权是公民和法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社会评价,即依法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名誉权侵权案件的认定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责任,必须符合以下四个要素: 1、侵权人的主观过错。侵犯名誉权的责任是一般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要求侵权人有主观过错。 2
胁迫婚姻的构成要件: (l)须胁迫人有胁迫的行为。 (2)胁迫人须有胁迫的故意。 (3)胁迫的本质在于对表意人的自由意思加以干涉,所以,胁迫行为应具有违法性。 (4)须相对人受胁迫而陷入恐惧状态。 (5)须相对人受胁迫而为意思表示。
没有配偶的男女,未在结婚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便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会被认定为事实婚姻,事实婚姻在本质上属于违法婚姻。 未按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1994年2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