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4
以下情况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根据法律规定,累犯一般是不能免除处罚的,累犯还应当从重处罚。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形。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对犯罪人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免于刑事处罚仍是在追究刑事责任。免予刑事处罚就是认为犯罪嫌疑人有罪,因法定情况不处罚,免于刑事处罚,是有罪而免罚。但免于刑事处罚并不意味着免除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是刑罚,除此之外还有非刑罚性处置措施。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有如下情形: 1.因保证合同无效及意思表示瑕疵免责; 2.因主合同内容变更而免责保证责任; 3.因保证合同未成立而免除保证责任; 4.因主合同当事人双方或与第三方共同所实施的行为不适而免除 5.因超过保证期限而免责。
保险人提供的格式合同文本中的责任免除条款、免赔额、免赔率、比例赔付或者给付等免除或者减轻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可以认定为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 保险人因投保人、被保险人违反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享有解除合同权利的条款,
民法典规定保证期届满的保证人就直接免除责任,一般保证的债权人没有在保证期间内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人则免除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没有在保证期间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则保证人责任免除。
要看是什么样的侵权行为。若符合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要件,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比如重大财产损失、人身轻伤以上都要承担刑事责任。被害人伤情构成轻伤、重伤或者死亡,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由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是过失犯罪,因此也就不存在犯罪停止形态的问题,只有造成既遂(结果犯)或出现了某种法律禁止的行为(行为犯)才够上犯罪才会处罚。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75岁以上老人犯罪是不可以免于处罚的,但是人民法院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一般不得适用死刑。我国《刑法》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事责任是严重的责任,是犯罪分子违反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所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一般需被判处主刑以及附加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及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