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3
争取缓刑的方法: 1、赔偿被害人的损失,争取被害人的理解; 2、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争取自首; 3、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争取改变案件的定性,从有利于被告的方向定罪,进而影响量刑; 4、不存在累犯; 5、争取立功情节等。 缓刑是指由于犯罪分子有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
1、主体条件为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犯罪分子;2、实质条件有犯罪情节轻微、犯罪分子有悔罪的表现、没有再次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不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危险;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不能被宣告缓刑,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对于特定主体得
诈骗罪判刑8年半不可以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犯诈骗罪被判处8年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诈骗罪是通过捏造事实,用不符实际的言论带偏他人的认知理解,刻意隐瞒真相用虚构的语言和利用非法手段得到公私财产的行为谋取自身利益。诈骗最基本是让受害者产生错误意识,具有错误认知,从而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况。此外,当诈骗数额巨大时,触犯到我国的刑法
诈骗罪的解决: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就应当立案。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以2000元为起点: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院
犯诈骗罪一般是不可以调解的,诈骗罪属于公诉案件,只要犯诈骗罪的,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即使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协议,取得被害人谅解,依然要《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定罪量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
诈骗罪的金额为4000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为4000属于数额较大的情况,如果是数额巨大的情况,则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构成诈骗罪的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