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6
工伤康复期间工资不是只发底薪的。在工伤康复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如果用人单位只发底薪并且拒不按原工资福利待遇发放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到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处理解决。
用人单位拖欠民工工资的,民工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如果投诉没有效果,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裁决不服,还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支付令。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
工伤工资按底薪发是不合理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其中“原工资”按照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工资计算。
工伤工资按底薪发是不合理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其中“原工资”按照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工资计算。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才能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年假计算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停工留薪期单位不给发工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举报、投诉;可以向企业的调解委员会等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作已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12个月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未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未满1个月的,按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其他。
停工留薪的工资,按照员工的原工资来算。员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但是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则可以适当地延长,但不能超过12个月。
停工留薪期工资计算依据三点。如下: (1)发生工伤前在用人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的,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2)未满12个月,则应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所发工资总额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3)未满1个月,按照劳动合同约
公司不发停工留薪期的薪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