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8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
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行为人串通犯此罪的,以共犯论处。本罪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这里的商业信誉,是指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的信用程度和名誉。本罪的罪量要素是给他人造成重
诽谤他人名誉的若是构成诽谤罪的会被人民法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诽谤罪属于自诉犯罪,一般情况下不告不理。
诽谤他人名誉权的,可以先要求侵权人公开赔礼道歉并消除因此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造成他人精神损害的,还需赔偿损失。 如果侵权人不理会被侵权人的请求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多次捏造
名誉损失权侵权认定:行为人以侮辱、诽谤的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侵犯了他人的名誉,给他人的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认定为名誉侵权。
侵害名誉权,如果构成侮辱、诽谤罪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则可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至十日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侵害名誉权起诉。我国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名誉权,他人不得侵害。具体起诉如下:1、侵害名誉权起诉,可由被侵害对象自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侵害人员也可以通过委托他人代为起诉;2、侵害名誉权的诉讼,可以向侵害人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也可以
侵害名誉权的,一般应当赔偿以下费用: 1、受害人为恢复名誉而产生的费用和支出; 2、因名誉受损而遭受的财产上的重大损失; 3、可得利益的丧失; 4、精神损害赔偿。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泄露绝密级或者机密级国家秘密的; 2、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以上的; 3、向公众散布、传播国家秘密的; 4、泄露国家秘密已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 5、利用职权指使或者强迫他人违反国家保守秘密法的规定泄露
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立案标准是: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的财会管理制度,客观上表现为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既可以为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