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18
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区分应注意轻伤害与轻微伤害的界限,对被害人造成的损伤是轻伤还是轻微伤,决定了对人是否追究刑事责任,是否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伤害罪的起诉方式:由于故意伤害罪属于侵犯他人身体健康权的公诉案件,因此被害人应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由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予以侦查后交由检察院审查;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依法提起诉讼;最后交由法院立案审判,
间接故意伤害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他人身体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故意伤害罪中,如果有两个以上的犯罪分子共同故意实施了故意伤害行为的,就会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
故意伤害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故意伤害罪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1.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的方式,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亦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前者如拳打脚踢、刀砍枪击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其轻微伤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鉴定结果有一方为轻伤或者轻伤以上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故意伤害罪立案流程如下: 1、由公安部门侦查。公安部门侦查结束后向检察院申请批捕。 2、检察院对案件的事实进行复核。复核后认为不符合批捕条件的,向公安部门发出《不予批捕通知书》,公安部门收到《不予批捕通知书》后放人;复核后认为符合批捕条件的
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件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其中,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客体要件:本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如致人重伤的,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如果没有造成轻伤以上的伤害如没有达到伤害等级或虽达到等级却属轻微伤,则不能以故意伤害罪论处。构成
侵权行为一般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处理。调解是指发生纠纷时,在调解组织的主持下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纠纷解决方式。仲裁是指仲裁机构依照一定的仲裁程序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裁决的纠纷解决方式。
1.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并造成轻伤以上后果的行为。行为人客观上具有伤害的行为,例如暴力伤害,使人染病,使人精神失常,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等。其中构成故意伤害罪的结果:造成他人健康的损害,可分为轻伤(基本犯结果),重伤
若行为人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且造成轻伤或者以上伤害的行为才会构成故意伤害罪。犯罪情节轻微,尚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