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2
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5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2、根据《民诉意见》第199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经审判委员会
民事案件的庭审流程为: 1、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相关事项后正式开庭;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双方举证质证(可能包括证人作证、宣读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等证据材料、宣读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 3、法庭辩论; 4、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一般需要6个月的时间。如果人民法院超过6个月还没执行强制执行工作的的,那么申请人可以向改人民法院的上级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让本院执行或者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判罚有三种情形: 1、犯本罪,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如果是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
1、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可以提起上诉,是法律赋予人民的权利。但要注意,是上诉是有期限的。 2、在刑事诉讼中,不仅与民事诉讼的上诉期限不一样,而且不同的诉讼主体提出上诉的时间也不一样。 3、如果是被害人方不服法院一审判决的,需要自收到判
没有按照预定日期开庭,可能是需要延期开庭。具有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首先可以带上本人身份证自己到判决法院,找法院工作人员查询。其次可以委托律师作为当事人的代理人,律师直接到法院查询判决结果。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款规定以外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一般会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收到准许撤诉的裁定书。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法院宣判之前,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撤诉,在经法院审查后,如果符合撤诉条件的,法院会裁定准许撤诉。但是在法律中,并没有对法院的审查时间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如果是原告当
我国法院审理案件的审计制度是两审终审制度,就人民法院体系而言是四级两审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于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由它审判的第一审案件作出判决或裁定以后,若当事人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基层人民法院只能审理一审案件,而再审是由原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根据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