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1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的规定,法院在强制执行时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报告财产令。报告财产令中应当写明报告财产的范围、报告财产的期间,以及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法律后果等内容。
强制执行的开启需要满足如下条件:一、权利人拥有合法有效的执行名义,比如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公证机关出具的公证文书等;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已经届满;三、义务人没有依法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可能是拒绝履行,也可能是错误履行
被采取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强制措施指的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法定强制方法。
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二、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三、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四、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五、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
强制执行主要有以下程序: 1、申请; 2、法院受理; 3、申请复议; 4、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 5、采取强制措施。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
去当地的人民法院起诉,申请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行政强制的种类主要有: (1)代执行,如违法建筑物的强制拆除、代出义务工等。 (2)执行罚,最典型的如滞纳金。 (3)人身强制,如强制拘留、强制传唤、强制隔离、强制检查公民身体(尤其是在预防传染病时)等。 (4)财产强制,如对财产的查封、扣
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一般会在三天内决定是否立案。法院在进行案件审查之后,会得出是否立案的决定,拒绝立案的情况下会通知当事人,成功立案的,要经过法院受理、法院裁定、发送执行通知几个流程,最后由法院采取强制措施。
强制执行3天内会通知被告。 申请强制执行后,承办人应当在收到案件材料后3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通知被执行人按照有关规定申报财产,责令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如果执行法院收到强制执行申请书六个月不执行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
两年。法院判决书下来之后,申请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有效时间是两年,如果超过两年之后再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可能不再受理。
法院强制执行拘留的时间,依据规定,对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可以予以司法拘留,不超过15日为限。 司法拘留法律没有规定次数限制。但是司法惯例认为,同一行为一般只给予一次司法拘留。 如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没有新的情节,法院一
法院强制执行,对方还是拒绝执行法院会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等措施,采取上述措施时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