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2
如果公司在劳动者患工伤期间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按经济补偿标准的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如果是劳动者依法主动与公司解约的,则公司要依法向其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赔偿。
十级工伤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是包括医疗费、残疾辅助器具费、伙食补助费等,一般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赔偿的,还有赔偿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解除劳动合同赔偿如下: 1、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六级伤残为14个月; 2、与用人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每月给予残疾津贴。 标准为:五级残疾
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劳动合同期满合同终止,或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应执
产假后劳动者在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除非员工自愿离职。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若产假期间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劳动合同的期限应顺延至产假期满后终止。但若职工在产假期间出现《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属于违法解除的,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属于其他情形的,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自己也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获得赔偿金。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能获得赔偿金的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只有在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才能要求进行经济赔偿。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进行补偿的,对于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对于工作满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对于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在依法计算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时,其中劳动者的工资最高不超过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而此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工伤认定之后,因为劳动合同期满或职工提出辞职,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要支付职工残疾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具体赔偿金额要依职工伤残情况决定。按我国规定,工伤认定伤残等级共有一至十级,不同等级对应的赔偿内容和数额不同,具体的赔偿
工伤职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其具有被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等情形的,则由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来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如果被单位违法解约的,则单位要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来支付赔偿金。
工伤职工除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外,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属于违法解除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属于其他情形的,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