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3
我国《刑法》规定的某些罪名中,除了对单位进行处罚外,还可能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通常将法定代表人认定为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并据此对法定代表人判定刑责。
根据《公司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公司法中法人代表的职责主要是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代表企业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本企业全体成员和有关机关的监督。代表企业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权利。
在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要上市有以下要求: 1、公司内部应当运行良好,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2、公司经营发展良好,具有持续盈利能力; 3、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 4、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公司法人代表有的权利:法定代表人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本企业全体成员和有关机关的监督。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1、代表公司参加民事活动; 2、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3、接受监事会和企业全体成员、有关机关的监督; 4、给企业造成损害的损害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
企业上市需要以下条件: 1、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 2、最近三年连续盈利,财务状况良好; 3、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公司上市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只有股份公司才具备上市的资格; 二、申请上市公司,公司经营必须是3年以上,在这三年内没有更换过董事、高层管理人员、并且公司经营合法、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三、上市公司的注册资金无虚假出资,没有抽逃资金的现象; 四
上市公司法人代表的责任是可以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 并接受本企业全体成员和有关机关的监督,如果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违反规定的操作,不仅企业会受到处罚,公司的法人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除了法人的单位责任外,法定代表人作为主管人员也应当承担个人法律责任,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1、因经营过错向法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法定代表人因单独或者共同侵害单位财产可能承担的民事侵权法律责任; 3、因违法行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罚款、拘留
法定代表人对其行为及企业的行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具体包括:第一、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属履行职务的行为,因此而产生的相关民事责任; 均由公司承担责任,法定代表人并不会因其职务行为
公司法定代表人责任是: 1、在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公司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履行义务; 2、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负责; 3、股东抽逃出资,法定代表人协助抽逃出资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4、其他责任。
上市公司上市条件如下: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 3.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本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