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0
在我国,网络盗窃罪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盗窃密码、控制帐号、修改程序等方式,将有形或无形的财物和货币据为己有的行为。主要表现为非法窃取、拦截、接收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储存或传播的虚拟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
盗窃罪不是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罪,而是侵犯财产罪。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罪侵害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盗窃罪侵害的是公私财产权,行为人实施的是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及印章而仍决意盗窃。
根据《刑法》第280条第l款的规定,盗窃、抢劫、破坏国家机关文件、证明书、印鉴的,必须立案。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
根据本条第一项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情节严重,主要是指盗窃、抢劫、破坏文件、证明书、印鉴数量多的多次盗窃
为境外窃取国家秘密罪构成既遂的,对行为人会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的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如果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
以下四种盗窃行为会构成盗窃罪: 1、盗窃公私财物,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数额较大的; 2、多次盗窃。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 3、入户盗窃,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 4、携带凶
盗窃未遂是犯罪未遂的一种。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是社会危害性的区别。就盗窃罪而言,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在于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财物,而在于被害人是否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盗窃未遂,也仍然实施了盗窃行为,情节严重的,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
根据《最高院、最高检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现行司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