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9
审理二审刑事案件的方式: 1、二审法院就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 2、对于上诉案件,一般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合议庭认定的事实与一审认定的没有变化,证据充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
警方证据不足法院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构成决水罪既遂: 1、如果是危害公共安全,但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如果是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事实清楚量刑过重能改判。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事实清楚,但量刑过重的,人民法院进行二审或者再审时,在量刑过重证据充分的情况下,是可以改判的。
决水罪可能判处的刑期是: 行为人构成决水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行为人构成决水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构成该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
敲诈勒索未遂的犯罪分子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决水罪的认定: 1、决水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上一般由故意构成; 3、侵害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的。
在刑事案件中,侦查阶段作出拘留、取保候审决定等决定是公安机关;在审查批准阶段,作出是否起诉决定的是检察院;在审判阶段,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的机关是法院。
对于刑事公诉案件,一般是不可以进行调解的,因公诉人是原告,法院不能调解公诉人与被告人的争议;如果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法院可以就民事争议部分进行调解;如果案件属于刑事自诉案件的,法院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
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是有犯罪事实和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有犯罪事实,是指根据已有的材料能够说明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包括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法律条件是指依照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所存在的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必须判实刑。实刑指的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犯罪嫌疑人要在监狱或看守所依法服刑。以失火罪为例,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过失犯罪符合条件可以判处缓刑。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