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6
婚后精神病是可以离婚的。 但是夫妻一方为精神病人的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且因为配偶是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离婚之前应当先变更监护人,之后再提起离婚诉讼。 想要离婚的一方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和起诉状及副本去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
婚后是可以和精神病离婚的。法律规定的离婚方式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需要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签订离婚协议书并进行登记;诉讼离婚中,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法院应当判决准予离婚。
婚后得了精神病可以离婚。但对于精神病患者,在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协议离婚,其配偶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在法院判断其利益与精神病一方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法院会主动为其指定其它监护人作为其诉讼代理人。如果法院认为夫妻一方患精神病,
夫妻一方患有精神病的,另一方可以提出离婚。且一般可以通过诉讼和协议两种方式。但若该精神疾病导致当事人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则不得协议离婚。且诉讼离婚的主要判决依据为“双方感情是否破裂”。
妻子有精神疾病丈夫可以提出离婚。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是指法定理由以外的其他理由,如因配偶患有精神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如果理由成立,经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可以判决离婚。
如果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可以向法院申请离婚。
女方有精神病男方可以提出离婚。一方有精神病,另一方要求离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无论是在婚前或婚后患病,经久治不愈,才可离婚,如果患病时间短或者说能治好的情况下是不符合离婚条件的; 2、必须对患有精神病的一方的生活问题做出安排,不能让其
一方患有精神病能离婚。婚姻自由既包括结婚的自由也包括离婚的自由。 但是配偶是精神病人的,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因为配偶是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离婚之前应当先变更监护人,之后再提起离婚诉讼。如果对方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清醒的时候也是可以办理协议离
离婚时患精神病写的分割财产协议如果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宜,是有效的;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写的分割财产协议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同意、追认的,是无效的。
一方患有精神病另一方可以离婚。因配偶患有精神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如果理由成立,经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可以判决离婚。
首先,夫妻离婚,一方是精神病人的,若是感情确属破裂的,是可以提出离婚的,但是不能协议离婚,只能诉讼离婚。其次,诉讼离婚时,若离婚诉讼的原告为精神病人的,从程序上讲,应当先经过特别程序确认其民事行为能力并变更监护人。
只有无过错方才可以要求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当然如果夫妻一方出于愧疚不在乎另一方是不是也存在过错自愿给另一方精神抚慰金也是可以的。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法院会根据过错方的过错程度、侵害行为的具体情节、损害结果的严重程度等进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