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6
精神病患者被确认为无民事行为能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不能用协议方式,而必须通过诉讼离婚方式。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案件,由其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
“不是的,只要夫或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离婚。只是一方是精神病的,需要由其父母代理办离婚手续或者参加离婚诉讼。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
《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法定提出离婚的理由第五项中指出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是指前四项法定理由以外的其他理由,如因配偶患有精神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如果理由成立,经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可以判决离婚。
精神病患者一般不能进行协议离婚。 与罹患精神疾病的配偶是不能通过协议来离婚,另一方只能通过诉讼来解除婚姻关系。 婚姻登记处只能受理双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离婚申请。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审查协议离婚时,通常会观察双方的精神状态,如果发现明显
精神病并非我国法律禁止结婚的情形,是可以结婚的。我国法律禁止结婚的情形:未达到法定婚龄的;有婚姻关系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这三种情况下结婚的,属于无效婚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可以。可以由父母代理办离婚手续或者参加离婚诉讼。精神病人是不能够办理协议离婚的,因为精神病人在法律上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即没有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自己不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配偶患有精神病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是能离婚的。如果配偶是间歇性精神病人的,双方可以选择在其精神正常时协议离婚,如果不是,则需要通过诉讼的方式离婚。
夫妻一方有精神病的可以离婚。夫妻一方为精神病人的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因为配偶是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离婚之前应当先变更监护人,之后再提起离婚诉讼。 到法院起诉离婚的步骤为: 1、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副本和证据材料; 2、法院予以立案受理; 3、
女方有精神病男方能提出离婚。1、精神病人要区分情况,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在其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离婚同正常健康人离婚程序。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需
一方患精神病,另一方能提出离婚。一方患精神病,另一方提出离婚的,人民法院需要在审判前先给患病一方指定其他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为诉讼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确认后,人民法院即可以对离婚案件进行审判,确认夫妻双方是否离婚、财产如何分配,孩子由谁抚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