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5
农民工的单位没有办理退休手续并且继续为单位工作没享受养老待遇的,能认定工伤赔偿。 一般来说员工超过60周岁是和单位构成劳务关系,在工作时间出现伤亡是可以以人身损害要求赔偿的。受了工伤的劳动者需要积极治疗自身的实际伤害。治疗完毕后,劳动者要到
认定工伤的程序如下: 1、用人单位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提交相关材料;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 4、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患职业病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其他。
工伤认定条件是指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案件。具体情况如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发生事故,如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或急性中毒等。如果劳动者是因为工作职责,或者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导致受到暴力伤害的,也属于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患职业病的;等等。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可以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情况特殊的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不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的程序为:职工受伤后,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不及时提出的,职工本人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工伤认定。工伤保险部门会决定是否受理,在工伤保险部门正式受理后,会在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
工伤认定的标准为:1、职工想要认定为工伤的,职工的受伤必须因为工作原因而造成的,不是因为工作原因受伤的,不属于工伤,比如伤害是职工故意造成的,就不属于工伤;2、职工因工作原因患有职业病的,也能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待遇,职业病必须符合法律
工伤的认定标准为: 1、在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场所内因工受到事故伤害; 2、从事工作相关的预备或收尾工作时受到事故伤害; 3、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意外伤害;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时,因工受伤或遭受事故失踪的;
1、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神经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外伤性癫痫,药物能够控制,但遗留脑电图中度以上改变;轻度失语或构音障碍;单侧轻度面瘫,难以恢复;轻度不自主运动或共济失调;斜视、复视、视错觉、眼球震颤等视觉障碍;半身或偏身
如发生工伤应去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一般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由劳动行政部门审核申请人提供的相关材料并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认定。 用人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或工伤本人、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