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5
一般情况下合同诈骗罪是不包括行政合同的。合同诈骗罪,一般签订的是民事合同,财产受损害的主体一般为公司或者自然人。行政合同的一方主体为行政机关,所以一般不包括行政合同。
诈骗罪从轻如果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比如判处拘役或者管制情形的是可以取保候审的。 诈骗能否取保成功,需参考各种因素而定,如涉案金额多少、行为人发挥的作用大小、主犯还是从犯、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大小、是否有自首情节等。
诈骗罪从轻处理需要看情况,法定从轻处理的情形有: 1、未成年人犯罪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
诈骗罪最轻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
不会,法院会按照诈骗数额的大小、犯罪情节,定罪量刑。 1、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犯诈骗罪的行为人自首的会从轻处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个人合同诈骗3000元——10000元报案,公安局应当立案侦查。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
合同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有效的担保,采取欺骗手段和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或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我国法律规定,个人诈骗价值三十万元以上的公私财物,单位诈骗价值两百万元以上的公私财物,属于诈骗金额
诈骗罪二十三万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隐瞒真
合同诈骗100万应当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同时处以罚金或没收其财产。合同诈骗100万元,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达到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诈骗20万如果认定为数额较大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认定为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合同诈骗一般根据以下情况来确定判几年:1、诈骗的数额较大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人民法院还能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诈骗的数额是比较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然后并处罚金;3、诈骗的金额是特别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