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6
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等)进行监督。 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等。
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诉讼的条件有: 1、债务人实施的危害行为发生在债权人的债权债务成立以后,消灭以前。 2、债务人实施了法律上处分财产的行为。 3、债权人实施的行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4、债务人实施的行为是危害债权的行为,对债权确实造成了损害
行使撤销权的要件有以下这些: (1)债权人对债务人必须存在有效的债权。这是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前提和基础。 (2)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处分财产的行为,且发生法律效力。 (3)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必须害及债权,可能致使债权人的债权难以实现或者完全
任意撤销权是指未经公证的赠与、或非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以前无需任何理由均可撤销赠与的权利。 1、时间条件:须赠与标的物尚未交付或未移转登记。 2、范围条件:须非为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需以债权为限;债权人需在除斥期间内行使撤销权;撤销权的行使,以债权人自己的名义为之,而不是以债务人的名义进行;撤销权的行使,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诉讼解决,仲裁机关及各级调解组织不得受理撤销权纠纷的案件。
债权人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实施的危害债权的行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
撤销权的行使条件如下: 1.债务人在客观上实施危害债权的行为。如债务人有使自己的财产减少或负担增加的行为。 2.债务人的行为是以财产为标的的。 3.债务人之行为是有偿行为时,债权人行使撤销权以受益人恶意为条件。 4.债务人的行为发生在债权成
没有行使合同撤销权是可以的,合同撤销权是一种权利,权利人可以放弃。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
中小股东行使股东诉权有如下几种方式: 1、直接行使的方式。即中小股(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享有直接诉讼权; 2、间接行使的方式。
合同当事人有权行使合同解除权。一般情况下,只有守约方才能够行使解除权。解除权主要是指解除权人享有的,在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解除事由出现后,可以单方面提出解除合同的权利。
行使撤销权的条件是: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是合法有效存在的;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等方式无偿处分其财产权益;债务人损害了债权人的到期债权。
行使撤销权的条件:债务人具有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等无偿处分其财产权益的行为;债务人主观上具有损害债权人权益的恶意;并且客观上影响了债权人的到期债权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