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3
可以减轻处罚的情况为:行为人需要负担刑事责任但是未满十八周岁,或者行为人已满七十五周岁,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的,也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治安处罚减轻处罚的情形有: 1.情节特别轻微的; 2.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3.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4.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5.有立功表现的。
1.情节特别轻微的; 2.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3.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4.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5.有立功表现的。
我国刑法并没有单独的条文,将减轻处罚的适用情形总结罗列,而是分散在各个条文中。比如被告人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应当减轻处罚;被告人已满七十五周岁,可以减轻处罚;尚未完全丧失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又聋又哑的人犯罪,可以减轻;正当防卫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情节特别轻微的;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有立功表现的。
1、根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未满14周岁的自然人,在生理、智力上尚未发育成熟,还不具备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能力,也不具备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和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所以
可以减轻处罚的法定情况是: (1)被告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 (2)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3)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下列情况可以减轻处罚: (1)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2)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治安处罚减轻处罚的情形有十四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情节特别轻微的;是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等情形。
治安管理处罚法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形有: (一)罚款是给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处以支付一定金钱义务的处罚。 (二)行政拘留是短期内剥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因此,拘留是对自然人最严厉的一种治安管理处罚。
一、特殊主体。 1、未成年人犯罪:即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在量刑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完全丧失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为无刑事
减轻处罚是指适用于法定刑以下的刑罚,仅限于主刑。减轻处罚有两种情况: 1、犯罪分子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是犯罪分子虽然没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认为法定最低刑较重的,经最高人民法院
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的人有:情节特别轻微的;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有立功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