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9
交通事故中,如果发生了致使受害人本人或者其亲属精神受到严重损害的,需要赔付精神损失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失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损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若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存在精神损失的,可以向侵害人索要精神损失费,精神损失费的具体数额应当由以下因素进行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2、侵权的手段; 3、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经济状况; 5、当地的生活水平。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标准按照受害人受害程度,有如下分类: (1)受害人死亡的。对死亡者本人予以赔偿10倍的受诉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费的死亡赔偿金,该死亡赔偿金不以受害人年龄作为参酌因素,直接计算10倍。 (2)受害人致残疾的。首先对伤残者之残疾
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失费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确定赔偿数额进行赔偿。
交通事故主张精神损失费赔偿的,法院会酌情判决。交通事故致人伤害,但是还没残疾的,法院不支持精神损害抚慰金。但是如果赔偿权利人是老年人、残疾人、婴幼儿或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即使赔偿权利人所受伤害还没有构成残疾。但是法院一般会判决精神损害抚慰金。
交通事故赔偿是有精神损失费的。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对方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所以,交通事故中如果导致伤残,或者死亡的,是可以要求对方支付精神抚慰金的。
1、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如果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 2、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①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②侵权行为的目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