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30
合同有效也是能主张缔约过失责任的。缔约过失责任主要是指行为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造成对方信赖利益的损失所要承担的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主要有:行为人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的情形;行为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情形
合同撤销后能主张缔约过失。缔约过失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有的义务,而使另一方当事人信赖的利益遭受损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一方行为人存在缔约过失行为的,另一方行为人可以依法主张缔约过失责任。
如果合同无效是由于缔约过失造成的,如假借订立合同、故意隐瞒订立合同的重要事实等,可以适用缔约过失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
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不可以同时主张。缔约过失是以合同不成立为要件的,而违约责任是以合同成立为要件。也就是说,合同有效成立后,才有违约责任的承担;合同不成立的时候,才可能有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因此不可
缔约过失和违约责任不能同时主张。缔约过失是以合同不成立为要件的,而违约责任是以合同成立为要件。 也就是说,缔约上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缔结阶段,违约责任则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因此,违约责任和缔约过失责
缔约过失责任能主张以下这些赔偿: 1、固有利益损失赔偿 固有利益损失赔偿的范围是指赔偿身体、健康、生命丧失等的损害或损失。 2、信赖利益损失赔偿 通常上,信赖利益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具体而言
主张缔约过失责任要看当事人是否存在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或者故意隐瞒有关重要事项、提供虚假情况的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如果对方的缔约过失行为造成了自己的信赖利益损失的,就可以按照约定或者实际损失要求
有合同没有效力或被撤销的缔约过失责任和合同不成立的缔约过失责任两种类型。 具体表现: 没有经过同意,就撤回要约时的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之际没有尽到通知等各项义务,导致对方损失的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之际没有尽到保护义务,对方的人身权、物权受到
以下情形可以追究缔约过失责任: 1、假借签订合同,恶意的进行磋商;假借指的是合同任意一方当事人根本没有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的意思,与对方当事人进行磋商只是借口,旨在损害订约对方当事人的利益; 2、故意隐瞒与签订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
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一方当事人因为缔约过失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另外,构成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有以下三个:1、以订立合同为名恶意进行磋商的;2、故意隐瞒或者虚构与订立合同相关的重要事实的;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