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1
贪污罪的主观构成要件是,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贪污罪的主观要素是直接故意的,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目的。其故意的具体内容是,行为人知道自己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行为会导致非法占有公共财产或非国有单位财产,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犯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公共财产或非国有单位财产。非法占有公共财产或者
1、侵犯客体不同。受贿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贪污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2、侵犯对象不同,受贿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贪污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财物; 3、客观方面的犯罪手段不同;等等。
失火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因为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犯罪。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予立案追诉。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受贿罪的表现形式的方面是: 1.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 2.收受干股; 3.以开办公司等合作投资名义收受贿赂; 4.以理财的名义收受贿赂; 5.以赌博形式收受贿赂; 6.通过特定关系人挂名领取薪酬收受贿赂; 7.离退休后收受财物行为。
从受贿罪的客观行为来看,有两种具体表现形式: 1、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索贿是受贿人以公开或暗示的方法,主动向行贿人索取贿赂。 2、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贿赂而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收受贿赂,一般是行贿人以各种方
共同受贿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包括各共同受贿人必须有共同的受贿故意。即要求各共同受贿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受贿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受贿,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行贿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是: 1、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一是关系密切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二是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其关系密切人,利用原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
贪污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两个罪的犯罪主体不一样。受贿罪的主体仅是国家工作人员;而贪污罪的犯罪主体除了国家工作人员外,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也是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因此,贪污罪的犯罪主体范围比受贿罪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