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10
协议离婚时放弃财产后起诉重新分配的判法:人民法院经调查,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请求重新分配财产的诉讼请求。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首先,婚姻法是认可双方协议的,协议内容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就成立。其
离婚时签订的放弃财产分割的书面协议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就是有法律效力的: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签订时意思表示真实; 3.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协议离婚时,离婚协议书中约定夫妻一方自愿放弃财产,在完成离婚登记后,该离婚协议书生效,关于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的条款,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如果在订立该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情形的,当事人可以就该财产分割协议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该协议。
具体的手续是: 一、当事人准备好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财产所有权证明等材料; 二、当事人双方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 三、公证人员核对相关信息; 四、在公证人核对完信息之后,双方当事人在放弃共同财产的协议书上签名即可
婚内放弃财产协议是否有效要视情况而定。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前提,协议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真实意思表示、内容合法的基础上,不存在被欺诈、胁迫的情况,其次如果双方签署的是赠与协议,一方将自己合法拥有的财产无条件赠与另一方,并实现了不动产办理过户手续,
协议离婚自愿放弃抚养费可以,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离婚过错方放弃财产的协议,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没有强迫的情况存在,不违反法律,协议离婚具有法律效力。 我国法律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
协议离婚自愿放弃探望权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会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是由父母直接抚养还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仍然有权利和义务抚养和教育子女。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另一方有义
协议离婚自愿放弃探视权有效,但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