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3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侦查机关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有紧急情况下,依法临时剥夺某些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刑事拘留包括公安机关的拘留和检察机关的拘留。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一般期限为3日,特殊
流窜作案的标准: 1.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的; 2.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省、市、县继续作案的。 但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流窜作案: 1.确属到外市、县旅游、经商、做工等,在当地偶尔犯罪的; 2.在其居住地与外市、县的交界边沿结
刑事案件最多能拘留37天。《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
刑事案件没有最少的拘留时间,一般是拘留十天以内。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对其实施逮捕的,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是拘留后的三日以内。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出的逮捕申请,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决定是否批准。 批准
最长期限为37天。一般刑事拘留不会超过三十七天。同时只有针对多次作案、结伴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才会批准拘留时间延长至三十日。同时在嫌疑人被拘留的三日以内,如果公安机关认为该犯罪分子应该被逮铺的,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批准。
拘留最长期限为37天。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
在拘留所最多能拘留三十七天。《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请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流窜作案认定标准为犯罪分子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的、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省、市、县继续作案的。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谎报火警最高可处10日拘留。《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
流窜作案只是犯罪的一种类型,不会涉及到处罚,处罚是根据犯罪分子所触犯的罪名确定。如果流窜作案涉及数罪的,适用数罪并罚。数罪并罚后的刑罚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
民事诉讼拘留最长期限是二十天。治安拘留最高期限为15日(期满即释放,由公安机关决定,在行政拘留所执行;对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合并执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20天。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