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4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下列情况不认为是共同犯罪: 1、共同过失犯罪行为。 2、故意加过失的情形二人以上实施共同的危害行为。 3、犯罪的故意内容不同。 4、同时犯不成立共同犯罪。 5、实行过限的情形。 6、事前无通谋的事后帮助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一)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较轻; (二)犯罪分子有悔罪表现; (三)犯罪分子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对犯罪分子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以下情况下可以对罪犯使用武器: 1、罪犯聚众骚乱、暴乱的; 2、罪犯脱逃或者拒捕的; 3、罪犯持有凶器或者其他危险物,正在行凶或者破坏,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 4、劫夺罪犯的; 5、罪犯抢夺武器的。
在以下几种情形下,必须要使用武器才能制止罪犯的行为的,人民警察或者警察部队的执勤人员可以对罪犯使用武器:1、罪犯聚众闹事,引起骚乱、暴乱的;2、罪犯正手持凶器对他人行凶或者公私财物进行破坏,造成他人的生命或者财产安全有危险的;3、罪犯抢夺人
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开局条件目前没有明确的官方文件和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只是户口迁移、招聘、出境等才开具无犯罪证明。决定权限往往都是单位或者机构。而参军、公务员一般是到公安机关进行政审。工作调动一般不需要无犯罪证明,除非你要调到涉及保密、国家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本罪侵害的客体为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如下: 一、客体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三、主体要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构成: 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
符合下列条件即构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 3、犯罪客体是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 4、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
不能定罪指的是经审判合议,应当作出无罪判决的情形。 刑法上的无罪判决分为两类。一类是查清了全部必要的法律事实,综合全案判断、依法不构成犯罪的情形,另一类是对犯罪事实的举证证明无法达到成立犯罪的证明标准,指控犯罪不能成立的情形。 第一类无罪,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