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2
对于行贿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或者特别重大损失的;在追诉时,拒不交待罪行,伪造、隐匿、毁灭证据,与受贿人订立攻守同盟的等,是情节严重的。 关于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法律未作具体规定。从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应该从行贿数
犯行贿罪的处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
1、犯罪主体: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犯罪的客体要件:侵害的
应这样认定犯罪预备行为: 1、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 2、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 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罪的预备阶段区别开来。犯罪预备不同于犯意表示。对于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
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应注意下述三种区分: (一)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的区分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罪的预备阶段区别开来。犯罪预备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的一种停顿状态,而犯罪的预备阶段是行为发展的一个过程。 (二)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
(一)有犯罪预备行为即有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预备行为有5种: 1、准备工具; 2、练习犯罪的手段; 3、进行犯罪前的调查; 4、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 5、勾引共犯。 (二)具有犯罪的目的即是为了实施某一个犯罪,这个对决
构成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罪既遂的,按照规定会追究的责任是,行贿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行贿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行贿罪不一定是职务犯罪。如果行贿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那行贿罪就是属于职务犯罪的一种,如果犯罪主体不是国家工作人员,该起犯罪不属于职务犯罪。
保险诈骗情节严重的认定: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一、单位受贿罪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以单位名义实施的。 二、单位受贿罪中的收受的他人财物,要归单位整体所有,即直接责任人员的行为为单位带来了非法利益。 司法实践中,单位的意志是由主要领导决定形成的,只要该领导者决定后实施的受贿行为是以单位名义
受贿罪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本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但不应狭隘地理解为现金、具体物品,而应看
单位受贿行为应按下列标准认定: 1、该行为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2、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 3、客体是国有单位正常管理活动和声誉; 4、客观上表现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