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06
1、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双方可以到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或者通过法院判决离婚。 2、如果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先变更监护人,到精神病人居住地法院申请监护人变更,可以指定其父母、兄弟姐妹或者有监护能
与精神病人离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为其设立离婚诉讼代理人。设立监护人的,由监护人代理。未设立监护人的,按照顺序指定监护人代理诉讼。配偶提起离婚诉讼,其监护人只能是其父母,代表其参加诉讼。 离婚诉讼属于身份关系的
妻子是精神病人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离婚。登记离婚要签离婚协议,需要当事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精神病患者恰恰不具有相应的辨认、表达能力,更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进行离婚诉讼,需要为其设置诉讼代理人,对已设定监护人的,应由监护人代理诉讼,未设监护人的,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指定监护人代理诉讼。配偶提出离婚诉讼,其监护人只能是其父母,代理其参加诉讼。其
精神病杀人如何处理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经司法鉴定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或者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予以强制医疗,此外,还需要承当相应
精神病人不能立遗嘱,精神病人立的遗嘱都无效。首先,精神病人分为不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不完全行为能力人。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二
精神病犯罪怎么判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1)精神病犯罪,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精神病犯罪怎么定罪 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病离婚法律规定有以下两点。具体如下: 1、精神病人离婚的法律规定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不能协议离婚的,另一方想要离婚需要去法院诉讼离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清醒时可以协议离婚,并且办理离婚手续; 2、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的指定是可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如果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或直接申请法院指定。
可以通过下列方式为精神病人确定监护人: 1、通常需要在精神病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他亲属可以担任监护人的范围中确定; 2、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精神病人本身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不能做监护人的。本身就需要被他人监护,故而是不能获得孩子的抚养权的。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应这样界定: 1、医学标准。即从医学上看,实施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的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并且处于发病期。 2、心理学标准。即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行为人是否因患有精神病而导致其在实施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