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6
工伤医疗期指停工留薪期,由专业的医疗机构认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
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流程处理医疗纠纷: 1、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 2、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 3、在前两种方式均无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用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1、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种处理方式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优选择,不仅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医院的声誉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2、行政解决。卫生行政
解决医疗事故赔偿等民事责任纠纷有三种途径:1、医患协商解决问题;2、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3、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医疗纠纷大多经过了协商的过程。应该说,这也是解决问题最经济、最方便的办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
第一,发生医疗纠纷后,首先医患双方可以进行协商调解,达成协议,纠纷处理结束。 第二,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请求进行医学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协调双方承担相应责任。达成调解协议,纠纷处理结束。 第三,
对医疗事故鉴定不服的处理如下:可到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申请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次
医疗纠纷的预防措施如下: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4、重视医疗
面对医疗纠纷,患者应该及时冷静下来,收集相关证据,然后同医疗机构协商赔偿事宜,医疗机构不愿协商的,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误诊引起的医疗事故可以协商处理或起诉解决。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和医院可以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协商解决,协商一致决定和解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应当载明双方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原因,双方共同认定的医疗
遇到了医疗事故责任纠纷,处理方式如下: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