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3
羁押期限最长为7个月。批捕前最长拘留37天,逮捕后羁押期限一般为两个月,案情复杂的可延长一个月,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可再延长两个月,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以上刑罚,在前述期限仍不能结案的可以再延长两个月。羁押是司法机关对犯罪
羁押期间算减刑期。 指定居所和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 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
羁押不属于强制措施。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羁押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对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状态。
法定的羁押期限最长是七个月。根据《刑事诉讼法》对于羁押期限的相关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
最高羁押期限一般是六个月。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
羁押的期限视以下情况决定: (1)强制措施期限,最长羁押期限37天; (2)侦查羁押期限,最长羁押期7个月; (3)审查起诉期限,最长羁押期限6个半月; (4)审判期限,最长羁押期限一审13个月,二审4个月共17个月。 不计入审限的期限有以
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为两个月,如果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如果是下列案件,则可以在两个月的侦查期限的基础上延长两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
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被羁押后不一定是会判刑的,看具体情况来判定: 其 一、法院在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况下,会对犯罪嫌疑人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 其 二、在被羁押期间,侦查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应当立即将其
逮捕后羁押的期限,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1、一般情况下,逮捕后的羁押期限不超过二个月; 2、如果是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逮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条件有以下: 1
羁押必要性审查与取保候审的区别是: 1、性质不同,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侦查期间的强制措施;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建议
刑事案件以案发地为主不能转移到本地执行。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关押在异地的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只要满足取保候审条件。不过一般异地办理的难度极大。 如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或者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
所谓超期羁押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被采取强制羁押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称之超期羁押。拘留羁押期限在公安机关最长37天;被捕最长的羁押期限7个月,两者合并一般最长羁押期限即8个月零7天,因特别原因需要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