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劳动者帮同事加班受伤,如果是在工作地点内的,一般算工伤;如果不是在工作地点内,一般不算工伤。对于具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内因工受伤等情形的,都应当认定为工伤。
职工早退回家途中受伤不算工伤。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而早退不属于合理的上下班时间,所以不符合认定的条件。
工伤在家休养的情况如下: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
在实习期用人单位与学生不存在劳动关系,不能申请工伤认定。学生参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前,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应签订实习协议。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
工作中突发疾病认定工伤的情形只有一种,即《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在家休工伤属于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延长的,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在家休工伤工资规定包括: 1、工伤休息期间的工资按原工资算,且工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 2、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在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不变且照常发放,相关绩效奖金也照常发放; 3、如果职工在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可以继
工伤休息期间的工资按原工资算,且工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在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不变且照常发放,相关绩效奖金也照常发放。如果职工在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可以继续享受相应的工伤医疗待遇。停工留薪期间,用
工伤在家,工资和原工资福利一样,由用人单位每月按时支付工资给停工职工。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职工停工留薪的,工资照常发放。在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不可以停发工资,如果在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如果用人
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