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20
用工单位的人员在工作中受伤,单位应当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由其用人单位在三十日内向社保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之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报工伤赔偿;不属于工伤的,可以依法去向侵权责任人索赔。
用人单位注销后工伤认定不受影响,单位的注销是有着非常繁琐的程序的,其次,只要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在单位注销之前的,那发生工伤事故之后用人单位都必须要承担赔偿责任。
在单位发生工伤,可由单位将工伤职工及时送往定点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并在三十日内及时为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如果领取工伤认定书,则单位可以依法向社保经办机构为职工申请工伤赔偿。
应当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被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可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申请,劳动者本人或其近亲属也可以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
在工作中受伤应当认定为工伤,可以要求工伤赔偿,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具体内容包括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如果造成残疾还包括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
单位不按工资基数缴交公积金是违法的,用人单位不按劳动者工资标准少缴纳住房公积金肯定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少交的住房公积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十。原则上不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会有一段停工留薪期,在此期间内用人单位应当发放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用人单位如果不服工伤认定结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服复议决定的,也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用人单位不随意克扣劳动者工资,但根据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可以代扣或扣除工资的,是合法的。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
一般是按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发放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工人在工地受伤属于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进行治疗期间可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单位工伤工资正常发放。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原工资福利待遇在停工期间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伤害严重或者特殊的,经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
工作时突发脑梗一般不算是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