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5
毁坏国家机关公文罪确认的要件是: 1、对象要件,侵犯对象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抢夺或者毁灭国家机关公文; 3、主要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犯罪是一种选择性罪,包括
构成毁灭国家机关公文罪的要件为: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可以是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为故意。
犯了毁灭国家机关公文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谓毁灭,其方式多种多样,如撕、扯、烧、浸、涂、污等等。
1、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的判罚是: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者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构成毁灭国家机关公文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
法院对毁灭国家机关公文罪既遂的处罚: 1、构成本罪既遂的,法院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2、犯罪情节达到严重程度的,法院则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行为人故意损毁受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是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行为。 其中,文物包括:1、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古墓、古建筑、壁
国家机关和国家机构的区别如下:两者的定义、职能不同。国家机关是指从事国家管理和行使国家力的机关。包括国家元首、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国家机构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进行国家管理和执行统治职能
根据刑法规定,倒卖文物罪处罚标准为: 行为人以谋利为目的,非法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导致情节严重的,依法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作罚金处罚;导致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法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作罚金处罚。如果是单位犯前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