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24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生命权; 2、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行为、不作为均可构成; 3、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国家法律; 4、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犯罪主体;
故意杀人未遂可以比照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债权转让生效的情形具体包括:该债权是合法有效的,该债权具有可转让性,当事人转让债权的行为是其真实意思表示等,债权转让的,其从权利也一并转让。
非婚生子女具体享有的权益有: 1、非婚生子女有要求其亲生父母对其教育抚养的权利。 2、非婚生子女与他的亲生父母的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继承亲生父母遗产的权利。 3、非婚生子女有受亲生父母保护的权利。
不宜羁押10种规定有: 1、有精神病的; 2、有急性传染病的; 3、有严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 4、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 5、有严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 6、有严重血液系统疾病的; 7、身体里有肿瘤的; 8、有各种严重骨、关节疾病的; 9
无效婚姻具体的缘由有: 1、重婚;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即近亲结婚; 3、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仍按原来的办法发给养老金,与本办法实施后退休的人员同时执行养老金调整办。本办法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故意杀人的判刑要综合全案判断,故意杀人表现为非法剥夺他生命的行为,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社会影响恶劣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杀人罪的量刑,要综合全案事实证据分析,看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或者有无自首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一种最严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生命权是公民最重要的人身权利,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 但是,正当防卫行为、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依法对罪犯执行死刑的行为,
对于故意杀人罪的判刑处罚标准为: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可以从以下方式辨别故意杀人罪: 1、首先行为人必须实施了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2、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 3、故意杀人罪的既遂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