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9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
家长对未成年监护权包括: (一)保护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人担负有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他们的姓名权、荣誉权的责任。 (二)管理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监护人于监护职责范围内管理好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
未成年监护人包括如下职责: 1、财产监护职责。主要是指法定监护人应当对被监护人承担保管被监护人财产、保护被监护人财产等义务; 2、人身监护职责。主要是指法定监护人应当对被监护人承担抚养、教育、保护等义务; 3、其他职责。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监护人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履行监护职责,即监护权的转移。所谓监护权的转移,是指监护人基于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可以为取保候审提供有效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失败,值得反思的不仅仅是未成年本人,未成年人的家长更值得反思。对未成年人案件审理的目的是使未成年人重新适
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包括些什么以及未成年犯罪会不会判刑的问题: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 1、家庭保护; 2、学校保护; 3、社会保护; 4、司法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正常的年满18周岁的人,就是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了,此时是没有监护人的。但是成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设立一个法定监护人。 监护方式:法定监护;指定监护;遗嘱监护;约定监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法定义务是: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4、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诉讼; 5、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满18周岁的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法律,1991年通过,2006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修正,2020年第二次修订,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现行《中华人民共
未成年人保护法指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