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6
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效力是只要夫妻双方在自愿平等的情况下,就财产分割协商一致的,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当按照协议分割财产。
离婚协议中双方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可以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夫妻中的任意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于夫妻的个人财产,二人在离婚时依法不予分割,财产仍归财产所有权人个人所有。
协议离婚时夫妻间分割财产的方法有: 1.实物分割,即在不影响财产的作用、价值和特定用途下,对财产进行实际分配。双方各自根据其分割的份额取得应得财产。 2.折价补偿,即由夫妻一方取得共有物,另一方获得相当于共有物一半价格的补偿。共有物的价格,
协议书在本质上也是合同的一种表现形式,只要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就有法律效力。如果是在签订合同后,双方又签订补充协议的,则补充协议视为对合同的修改和补充,协议是有效的,如果协议与合同有冲突的,则应以后签的协议
一般情况下,离婚财产分配是把原本属于夫妻双方的共有财产合理划分。协议离婚财产的分割原则通常有以下的5点:1、男女平等原则;2、照顾孩子和女方利益原则;3、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4、权利不能滥用原则;5、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在共同生活中消耗
签署离婚协议,如果双方已经共同在民政局完成离婚登记,拿到离婚证了的,应当按照离婚协议上约定的分割财产;如果双方在离婚协议中没有对财产分割进行约定或者是还没有办好离婚证发生纠纷的,先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可以起诉分割。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应有以下内容: 1、协议各方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住所地等; 2、协议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共有的原因和分割理由; 3、被分割财产的物理现状和权利现状; 4、分割财产的原则、方式、方法、标准; 5、
财产分割协议效力是夫妻双方采用书面形式签订的财产约定,在双方自愿、平等的情况下对婚前或者婚后的财产进行约定的有效,合法财产协议对夫妻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1)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均等分割。也就是说,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属于个人专用的物品,一般归个人所有。 (2)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共同财产,分割时各归管
在我国若是签署离婚协议,如果双方已经共同在民政局完成离婚登记,拿到离婚证了的,应当按照离婚协议上约定的分割财产;如果双方在离婚协议中没有对财产分割进行约定或者是还没有办好离婚证发生纠纷的,先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可以起诉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