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8
民事欺诈和合同诈骗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主观目的不同; (2)欺诈的具体表现不同; (3)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不同; (4)对所获财物的处理方式不同; (5)受侵犯权利的属性不同; (6)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我国法律对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本原则是属地原则。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合适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主体是个人或单位。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
出现合同诈骗情形的赔偿是:行为人应当按照实际造成的损失给予受损害方赔偿,赔偿额还应包括合同履行后预期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包括行为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到或者不应当预见到的因其违法行为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合同诈骗罪立案管辖权的确定:应该由犯罪地或者被告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立案管辖,在公安机关侦查后在交由检察院,检察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向法院起诉。触犯合同诈骗罪,追究的是刑事责任,属于刑事案件。我国法律对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本原则是属地原则。
合同诈骗罪罚金计算:应根据犯罪情形来计算罚金数额。对未成年人应从轻或减轻判处罚金,但罚金的最低数额不低于500元。还有,根据诈骗犯罪的情节,犯罪人的支付能力以及有关司法解释,罚金数额的多少可参考宣告刑期的长短确定。
合同诈骗罪与一般民事诈欺行为的界限: 1、对所获财物的处理方式不同。前者潜逃或挥霍;后者多用于经营; 2、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不同。前者无履行意思; 3、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前者属于刑事犯罪,后者属于民事案件; 4、主观目的不同。前者具有非法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 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
合同诈骗成立有可能附带民事赔偿,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合同诈骗罪中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看诈骗数额的大小和行为人签订合同的目的等。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就构成合同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