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1
犯罪中止的含义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中止是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中止指的是犯罪过程的一个阶段,即因为犯罪人意志的原因而停止犯罪,具体而言即在犯罪行为开始实施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而且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对于犯罪中止的把握,必须注意
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有: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强奸罪的既遂、未遂与中止的区别主要是犯罪状态上的不同。强奸既遂是指行为人完全实施了强奸行为;强奸未遂是指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强奸成功;强奸中止是指行为人自动放弃强奸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强奸结果发生。
情节犯和行为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情节犯,指的是“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为犯罪成立要件的犯罪; 2、行为犯,指的是只要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行为就成立既遂的犯罪。
属于犯罪中止的形式: 1、根据对中止犯中止行为的要求可以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2、根据犯罪中止的时间可以分为预备阶段的中止和实行阶段的中止。 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准备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 (1)行为人已施犯罪预备行为; (2)行为人尚未开始犯罪的行为。 犯罪准备的主观特征也包括两个方面: (1)行为人开展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 (2)犯罪在实施行为开始前停止。 处罚原则:对于预备犯,可以
中止和终止的不同:合同中止履行是指债务人依法行使抗辩权拒绝债权人的履行请求,使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暂处于停止状态。在合同中止履行期间,权利、义务关系依然存在,在抗辩权消灭后,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原来的合同效力。合同的终止,即合同的权利和义
终止和中止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法律效力不同,中止只是暂时终止程序,而不是终止案件。相反,终止后,当事人申请执行的利益被消除; 2、结果不同,中止可以再次申请执行,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终止是停止执行程序,以后不再恢复; 3、
所谓累犯,是指因犯罪被判处一定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法定内再犯一定之罪的犯罪分子。所谓惯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实施同种性质的犯罪行为,所犯之罪均未经处理。对累犯从严处罚,是当今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犯罪分子经过适用和执行刑罚,在
犯罪中止不是犯罪未遂,二者的区别主要包括:发生的时间不同,前者可以发生在犯罪既遂前的任一过程,后者只能在已着手实行犯罪之后;没有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前者是行为人自己主动放弃,而后者是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导致犯罪不能;对应的刑事责任不同,前者
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构成犯罪中止。依照《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法条中并未规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构成犯罪中止,而且,从文意理解,只要做到“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
犯罪中止不是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