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9
一、主体资格风险。防范:作为主体资格的尽职调查,主要通过考察目标公司的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等注册文件来了解; 同时还要查证是否有批准文件,批准和授权的内容是否明确、肯定,内容对此次并购可能造成的影响。 二、财产和财产权利风险。防范:土地与房产
股权转让中出让方避免法律风险: (一)股权转让合同要明确约定逾期办理工商变更的违约责任; (二)要及时和出让股东外的其他股东联系; (三)在前期意向性协议及股权转让合同中明确约定; (四)可以采取先办理工商变更再付款的方式来确保股权转让资金
受让人防范债权转让的法律风险:积极调查转让的债权是否是合法有效的;转让协议是否合法有效;债权人是否通知了债务人;以及债权人是否依法办理了债权的转移手续。
股权转让的法律风险具体如下: 1、转让股东没有按约定履行出资义务的; 2、转让股权存在权利负担; 3、股权转让后,公司未办理股权变更登记; 4、其他法律风险。
在我国股东股权的转让程序瑕疵存在如下法律风险: (1)法律限制中的法律风险,例如,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不得损害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否则,属于违法转让; (2)公司章程限制中的法律风险; (3)股权转让程
在股权收购中应注意下列风险: 风险一:拟收购股权本身存在权利瑕疵; 风险二:出让方原始出资行为存在瑕疵; 风险三:主体资格瑕疵; 风险四:主要财产和财产权利风险; 风险五:重大债权债务风险; 风险六:诉讼、仲裁或行政处罚风险; 风险七:税务
股权转让协议的法律风险及管控:了解是否存在纯义务性条款和其他限制性条款;查询目标公司重大债务的偿还情况;目标公司是否有正在进行的诉讼、仲裁及行政处罚;调查是否存在影响目标公司合法存续的重大法律障碍等;其他法律风险及管控。
股权转让的法律风险包括: 1、主体不合格的法律风险: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相互转让全部和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2、股权缺陷的法律风险:股权缺陷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股东未出资;股东出资不足;股东抽逃出
债权转让需要防范的风险: 1、避免签订已过诉讼时效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让与的风险; 2、对于债权人通知债务人的期限和形式,在转让合同中应做出明确约定,要求债权人须于合同签订后多少日内通知债务人,并约定通知的形式; 3、为防止受让瑕疵债权,
债权转让需要防范的风险: 1、避免签订已过诉讼时效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让与的风险; 2、对于债权人通知债务人的期限和形式,在转让合同中应做出明确约定,要求债权人须于合同签订后多少日内通知债务人,并约定通知的形式; 3、为防止受让瑕疵债权,
债权转让需要防范的风险: 1、避免签订已过诉讼时效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转让的风险; 2、转让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债权人通知债务人的期限和形式,要求债权人在合同签订后多少天内通知债务人,并约定通知的形式; 3、为防止受让人债权有缺陷,受让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