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4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 1、首部应当写明:(1)文书名称,即“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2)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 2、正文应
附带民事诉讼期限一般为两个月,最迟不超过三个月。案情复杂的可申请延长期限。法律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第208条规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子依法只应补偿直接物质丢失,即依照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害补偿,一般不包括死亡补偿金和残疾补偿金,但经过调解,被告人有补偿能力且愿意补偿更大数额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撑;调解不成,被告人的确不具备补偿才能,而被害人或者其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具体赔偿范围为受害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而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解释规定,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职务侵占罪的诉讼时效应当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职务侵占罪追诉期为二十年,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因为职务侵占罪的最高法定刑是无期徒刑,而《刑法》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成立条件是: 1、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破坏而遭受物质损失。 2、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由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诉讼。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为: 1、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2、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 3、有明确的被告人;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有:被害人、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人民检察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的人。 1、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 2、当被害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等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时,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的,只能要求赔偿医药费、护理费、误工费等物质损失,而不能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被害人死亡的,家属只能要求赔偿丧葬费,而不能要求赔偿死亡赔偿金。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只应赔偿直接物质损失,即按照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害赔偿,一般不包括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但经过调解,被告人有赔偿能力且愿意赔偿更大数额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调解不成,被告人确实不具备赔偿能力,而被害人或者其近亲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般会有以下条件: 1、起诉人符合法定条件; 2、有明确的被告人; 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